???
近日,秀嶼區海洋與漁業局與莆田振興鄉村南日海洋集團合作,在南日東岱灣海域完成我市首口深水抗風浪養殖網箱組裝下水工作。這是該區去年實施“振鮑2號”項目、引入深遠海鮑魚養殖裝備后的又一深海漁業高質量發展樣本。
1. 首批莆田深海抗風浪網箱下海
此次首批下海的深海抗風浪網箱共2個,每個周長60米、網深8米、養殖水體約2200立方米,可抗12級以上的風浪,其養殖數量比一般的近海漁排增加四五倍。區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嚴志洪介紹,該項目與福建亞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自前期對接到材料進場至第一口網箱完成組裝下水用時不到一個月,體現了海洋漁業復工復產的高效率。此次深水抗風浪網箱下水將有效解決傳統海上養殖裝備抗風浪性能低、人工喂養成本高、養殖作業效率低等發展痛點,實現養殖生產的集約化、裝備化,開創南日島深水抗風浪網箱的先河,對推動南日島乃至我市傳統養殖模式的更新換代、促進漁業增效和漁民增收有著重要的意義。
2. 深海抗風浪網箱下海的地理背景
秀嶼區興化灣、平海灣、湄洲灣三灣環繞,擁有114個島嶼,海岸線總長243公里,海域面積2800平方公里,海洋資源極其豐富。該區是我省主要的鮑魚、龍須菜、海帶養殖基地,也是全國重要的鮑魚、海帶、紫菜育苗基地之一,全國雙殼貝類主要育苗基地之一,水產品總產量和漁業總產值連年居我市第一。2019年,南日島海洋牧場通過農業農村部審定,成為第四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也是我省目前唯一一個在批的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
3.深海抗風浪網箱優勢
近年來,秀嶼區立足海洋漁業資源優勢,以建設海洋強區、發展現代漁業為目標,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大力推進南日海洋牧場建設,提升漁業養殖科技水平,進一步做大做強做足做活“海文章”,推動海洋漁業產業實現快速發展。2019年,該區拓展深海養殖空間,積極與上海振華重工集團合作,引入深遠海鮑魚養殖裝備“振鮑2號”項目。“振鮑2號”具有自由下潛、上浮功能,在下潛水下16米時可抵御12級以上臺風和赤潮侵襲,讓鮑魚養殖從離岸200米的近海岸區域向3公里的外海區域發展,能利用外海富含氧量的海水大幅提升鮑魚品質,同時可解決傳統養殖模式抗風浪能力差、人工作業勞動力強、鮑魚存活率低等缺點。
4.秀嶼區海洋與漁業局局長總結
秀嶼區海洋與漁業局局長吳惠雄介紹,秀嶼區加快海洋養殖業發展,目前通過科學投放人工魚礁、深海網箱養殖等拓展深海養殖空間,有效恢復海洋生物資源多樣性和穩定性,改善海域生態環境,推動人與海洋和諧共生。